首页

wwwumhomcn

时间:2025-05-23 09:00:55 作者:邮储银行助力“精密关节”锻造 支持“千年石窟”文旅融合 浏览量:42583

 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座宝库保护好、传承好、利用好,才能为文化创新创造注入源头活水,提供持续不断的滋养

  坚定文化自信,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

  不久前,在第33届奥运会上,中国艺术体操队进入集体全能决赛,在动作编排上融入拔剑收剑、弯弓射大雕、敲鼓等动作,彰显汉唐气韵,最终夺得中国该项目首枚奥运金牌;中国花样游泳队在比赛中巧妙摆出甲骨文的“山”字造型,结束中国花游没有奥运金牌历史的同时,也让中国古文字给世人留下惊鸿一瞥……体育与艺术融合,力量之美与文化之美交织,奥运舞台上刮起“中国风”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第33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指出的,“你们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”。

  既悠久、又厚重,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绽放时代光彩的基础。近年来,从依托中国历史、神话打造的大型游戏,到《三体》《流浪地球》等科幻巨制,这些作品之所以吸引人、受欢迎,不仅在于其充满中华文化元素、符号,更在于其中蕴含着“很中国”的世界观、价值观。比如电影《流浪地球》中,当地球面临危机,人类并不是选择独自“逃离”,而是带着地球一起“流浪”,这本身就反映了中国人安土重迁的观念和家国情怀。当代许多文化产品、文艺作品,其深刻性、立体感,往往源于5000多年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座宝库保护好、传承好、利用好,才能为文化创新创造注入源头活水,提供持续不断的滋养。

 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“开新花”“结硕果”,还必须解决好如何“浇水”“施肥”的问题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《决定》作出“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”“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构”等改革部署,为的就是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生命力、创造力。现实中,有的文化产品创作投入大、周期长、未来收益不确定,如何从制度层面为创作提供支持,鼓励创作者打磨出精品?有的传统文化领域较为冷门,如何为其拓展发展空间、留住传承所需的人才?解决这类问题,必须用改革的办法。消除痛点、打通堵点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在传承发展中枝繁叶茂。

  当然,重视传统文化不意味着闭门造车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。”开放包容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。巴黎奥运会霹雳舞赛场上,出生于武术世家的中国选手亓祥宇,将醉拳、太极等元素与西方舞蹈元素巧妙结合,令人耳目一新,赢得满堂喝彩。融合了苏式传统园林风格与现代建筑风格的苏州博物馆新馆,清新典雅,近年来成为网红打卡点。话剧《司马迁》突破传统历史剧的视觉表现手法,舞台背景选择多幅深色的汉代画像,并融入西方戏剧的美学风格,为观众所津津乐道。兼收并蓄、海纳百川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在开放包容中焕发新活力。

  “我更喜欢自己在中国风节目里的表演状态,也让我更有自信。”中国艺术体操选手王子露的感慨,道出多少人的心声。坚定文化自信,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,就一定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更为主动、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。

  彭 飞

  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4年09月02日 05 版) 【编辑:胡寒笑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甘肃酒泉:让滞留车辆“寒流”变“暖流”

在抗日战争时期,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……在讲到这段历史时,陈俊龙会给学生分析,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对抗战胜利起到的巨大作用;在讲到协商建国时,他还会讲“五一口号”发布后,为什么得到这么多人拥护和响应,这其中统一战线工作又发挥了什么作用。

腾讯汤道生:数字科技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

今年7月,中国目前规模最大、最具特色的酒旅融合项目贺兰山宿集(宁夏)酒庄开工,目前项目已完成餐厅和生产车间基础部分,正在进行橡木桶车间顶板钢筋绑扎、模板支设、包装车间、发酵车间、实验室内架搭设等工作,预计11月15日主体封顶,明年7月开庄营业。10月5日,投资超3亿元的又一全新酒庄——宁夏玉麓酒庄正式开工,酒庄自有葡萄种植面积400余亩,年产葡萄酒200吨,覆盖赤霞珠、美乐、马瑟兰、西拉等优质品种。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银川产区,新建酒庄接续开工,固定资产投资逐步增加。同时,多个续建扩建酒庄也已陆续完工,完成年度目标任务。

中国红基会等启动“爱心云备灾计划——博爱云备灾博爱赈济券项目”

"借助跨境电商等新兴渠道,公司六堡茶销售网络在东盟市场进一步拓展。"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国际销售部副经理覃佳良介绍说,得益于海关制定的六堡茶出口相关标准,如今,公司的六堡茶出口通关越来越通畅,海外订单逐年稳步增长,“除了马来西亚、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,我们的六堡茶还远销至日韩及欧美市场。”

宁夏葡萄酒飘香世界走出“国际范”

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,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,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。抓实体经济就要抓制造业。大国工匠正是制造业稳固的基石和栋梁。

国际识局:日本这场选举,执政党大败!岸田政权“站在悬崖边”?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